当前位置: 首页>水产资讯 >另一个家

另一个家

2021-08-31 01:23:36

他们不是归人,只是异乡人 


另一个家

文/南城
来自五湖四海的他们
却在同一个院子安了家
狭小的四方天地 
生活的梦想异常拥挤
抬眼望去  半角天空
几只飞鸟  一堵矮墙
望不到头的来途
比月的影子还要延绵
嘀嘀   电瓶车飞驰着
碾压过千百遍水泥地
冷漠的灰尘飘零的纸钱齐舞
他们不是归人,只是异乡人
裹着几滴风雨,踏着忙碌脚步
针眼里藏起细碎的光阴
也要为生活的破烂缝缝补补
他们的家
在远方 也在心底


拥挤的庭院

四角的天空

斑驳的矮墙

飘散的云

黄昏的江南水乡

馒头的香气

小贩的吆喝

下班后的纳凉



生活的阳光,不止是温度

楼下村


     浙江省温州市柳镇有一个叫楼下村的地方,2017年暑假我在那待了两个月。那里居住着一群在外谋生的异乡人,那里有他们年前离开、年后回来的简陋的“家”。楼下村的房子没有北京四合院的规整,大大小小的院子,一般住着四五户人家。一排水桶错乱的堆在院子里,每个水龙头都对应着一家人。没有浴室,有的只是简易搭建的厨房和臭哄哄的公共厕所。常年溢满水的墙角,长满青苔。我一直期望那是满墙的爬山虎,遮蔽生活的破败。四通八达的巷子,不时传来阿婆骑着三轮车叫卖咸鸭蛋的吆喝声。十年过后再次回到楼下村,我以为一个人外出会迷路。熟悉的街巷,并没有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而染上钢筋混泥土的冷漠。

    楼下村的人每天早上六点多就要去上班,隔壁奶奶的说话声、楼下小孩的哭闹声、安徽阿姨的炒菜声、爸爸骑电瓶车出门的声音。对于爱睡懒觉的我,这些声音虽不悦耳,但很真实。因为那是生活的声音,是爱的声音。妈妈在走的时候都会叫醒我,洗衣服、买菜、买0'ss早饭、做产品、做饭成了我每天必做的工作。

     我很期待每个三天后的日子,因为那是爸爸不加班的晚上,有妈妈的剁椒鱼头、有我的土豆烧鸡还有围着小桌吃饭的一家人。只有黑暗的大海、灯火斑斓的生态园、吵杂的集市都留下我们一家四口的身影。我会和弟弟争着坐爸爸的电瓶车后面,因为老爸的技术又快又稳。吹着夏夜闷热的风,抱着爸爸宽厚的腰,回头向左晃右摆的老妈老弟做鬼脸。

    ,本地人都在北上广买了房,搬离了那个小村庄。约莫是念旧的老人舍不得这一方水土,还说着我听不懂的温州话在庭院里晒太阳。十年了,院子里还住着可爱的红兰阿姨、楼上不太爱说话安徽人、有萌宝盈盈一家。老房东阿婆已经去世了,妈妈说小时候她对我可好了。记不清什么长相了,只希望在另一个世界也安好。许是皆为异乡人,这里的人更加真诚。买菜时,老板听我是川渝口音,多给我加几根葱。红兰阿姨会分享她的云南辣椒给我,会给我一些做饭的建议。出门会有妈妈的熟人亲切的打招呼,惊讶地说你都长这么大了呀。以前那个叫小黄毛的丫头,也永远活着你的回忆中。

    一天忙碌的工作本已很辛苦,可是为了生活,这里的人很多会选择在晚饭后再做几个小时的配件。一盏明亮的灯、一张桌子、一堆索杂零件、一个个寂寞的晚上。喜欢在九点多的时候,结束一天的所有事。穿着拖鞋,和老妈老弟一起,买个五毛钱的绿豆冰棍 ,在桥边纳凉。河边有很多钓鱼的人,楼上涛涛哥哥钓的黄腊丁总是鲜活的养在水桶里。

    于楼下村,让我又爱又恨。爱这里可爱又善良的人儿,爱这里的江南水乡。恨这里消磨了父母陪伴的数年时光,恨这里的人把青丝熬成白发的冷漠。



-The end-


春日相遇

可否待秋实?

一期一会,世当珍惜




文字排版图片     哈哈 都是我




-长按关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平潭特种水产养殖交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