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面日料店里吃饭
三文鱼几乎是都要点的
蘸上酱油+芥末,很多人就爱这一口
△ 网络配图
今天,本小编对国内三文鱼的认知
彻底坍塌掉了!
我们所认知的三文鱼
基本都是大西洋鲑鱼,海水鱼
但其实
不是的!不是的!不是的!
△ 网络配图
5月22日,@央视财经 发微博说
▽
国内市场1/3的三文鱼都产自青海省
当中一大段文字说明了养殖的不容易
但网友们看到的就是
▽
国内市场1/3的三文鱼都是淡水鱼
而非海水鱼
照理说,海水鱼才可以生吃
怎么青藏高原出产的淡水鱼也生吃了?
到底是怎么肥四?
淡水鱼不宜生食!
海水鱼为什么可以生食?
其实海水鱼也有大量寄生虫。但淡水生物和海水生物适应的渗透压是完全不同的,而人体内的渗透压类似于淡水环境。
也就是说,大多数海水鱼身上的寄生虫,到了人体内根本无法存活,而淡水寄生虫则多数情况没有生存压力或压力不大。
△ 挪威奥勒松水族馆里的大西洋鲑(S. salar)
所以淡水鱼和海水鱼最大的区别
也是最大的问题,就是
淡水鱼寄生虫能在人体内完成寄生
生食风险高
淡水鱼、虾身上寄生着多种寄生虫,例如肺吸虫、华支睾吸虫(寄生在肝胆中,俗称肝吸虫)、颚口线虫、阔节裂头绦虫,生吃都能感染人体,有的能致命。
△ 网络配图
虹鳟 VS 大西洋鲑
所谓的“淡水三文鱼”
其实根本就不是三文鱼
大多数都是虹鳟鱼
△ 虹鳟因体侧淡淡的彩虹色而得名。
淡水养殖成本较低。
虹鳟鱼属麻哈鱼属,而不是鲑属。虹鳟鱼在被喂养大量虾青素之后,鱼肉呈红色,于是常常被当做“三文鱼”在市场上出售,以次充好。
△ 目前大西洋鲑鱼(Salmo salar)
是全世界产量最大、市场知名度最高的鲑鱼。
三文鱼是英文salmon的广东话音译,这个叫法是从香港传过来的。
标准意义上的三文鱼,专指大西洋鲑。
△ 虹鳟鱼
用果壳网的两张图
说明一下三文鱼世界的纷繁复杂?
△ 图片来自:果壳网
我们理解的经典三文鱼
和青藏高原上养殖的“淡水三文鱼”
是同科不同属
△ 图片来自:果壳网
很难区分,尽量熟食
这两种鱼,靠整鱼还是可以区分的
但我们吃到的三文鱼
大多数都是已经切片装盘的
△ 网络配图
有网友介绍挪威三文鱼肉的脂肪线呈白色,
特别明显,肉色橙红鲜亮,
肉质更细腻,而虹鳟鱼肉颜色是浅淡的橙色。
看似很容易区分对吧,
但养殖户自有对策,
在虹鳟上市前几周或者在鱼卵期,
就喂它们吃含有食用色素虾红素的饵料,
鱼肉的颜色越来越深,
甚至比正宗三文鱼还鲜亮。
颜色没有参考价值
挪威三文鱼的纹理是个显著标志,
但反复解冻的三文鱼,
那些白色脂肪线会慢慢变淡,
跟虹鳟鱼别无二致。
光看肉块,
即使是水产专家也未必能看出来。
颜色、色泽、脂肪层、价格……
没有一项指标是可靠的!
三倍体虹鳟和大西洋鲑在切片之后
实在无法区分
所以对于那些
似假非假又无法明确分辨的“三文鱼”
还是要吃熟的!
△ 虹鳟火锅
大家以后看到三文鱼模样的鱼!
要控几住寄几!
要记住!淡水鱼不宜生食!
如果购买三文鱼,尽量在商场购买。
除了会说清楚价格、种类,
最主要的还是能相对限度的保证安全。
无论是淡水还是海水,
高温是杀死寄生虫最简单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