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远洋渔业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拥有现代化远洋渔业捕捞船460艘,远洋产量占全国总量20%以上、全省80%以上。
日前,舟山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远洋渔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描绘了舟山市远洋渔业今后几年发展的“路线图”。
1985年,舟渔公司4艘渔船参加我国第一支远洋渔业船队,远赴西非塞内加尔渔场生产,揭开了舟山市远洋渔业发展的序幕。经过30多年的努力,目前舟山拥有现代化远洋捕捞船460艘,远洋产量占全国远洋渔业总产量20%以上,占浙江省的80%以上。
舟山市远洋渔业的“拳头”产品,包括鱿钓产业、金枪鱼加工业等,舟山被称为“全国鱿钓渔业第一市”。据统计,2016年舟山市远洋渔业产量53.88万吨,增长15.8%。今年上半年,远洋渔业产量25.9万吨,同比增长21.5%。
“十三五”时期,将成为舟山市远洋渔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的关键时期。《意见》提出,力争到“十三五”末,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基本达到功能完善、配套健全、产业集聚的建设要求,全市远洋渔船规模力争达到600艘,远洋渔业产量60万吨以上,远洋水产品进关量100万吨,实现远洋渔业经济总产出300亿元,其中捕捞和相关服务业100亿元,远洋水产品交易额100亿元,远洋水产品加工产值100亿元,为实现从远洋渔业大市走向远洋渔业强市的历史性跨越奠定坚实基础。
打造现代化远洋渔业船队,成为主要任务之一。今后几年,舟山市将加快老旧远洋渔船更新改造,招商引进市外大型远洋渔业企业,优先引入大型围网、拖网加工、金枪鱼钓等远洋渔船。同时,重点支持国内捕捞渔船经改造后从事过洋性远洋渔业。
拥有丰富海洋资源的南极海域,将是舟山远洋渔业的“下一站”。今后,舟山市将探索发展南极拖网加工渔船,开发南极磷虾、鳕鱼等资源,实现远洋渔业新的突破。此外,今后还将发展以舟山为母港的远洋冷藏运输船、超低温运输船,以及远洋渔业供油渔船,打造远洋渔业综合补给船队。
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的步伐也会加快,到“十三五”末,将建成远洋渔业公共服务码头9座,其中万吨级装卸码头3座、5千吨级1座、补给码头5座,基本建成全国最大的远洋渔业专业母港。同时,加快基地交易市场(平台)建设,培育“舟字”鱿鱼品牌,形成并发布远洋鱿鱼舟山价格指数,争取在“十三五”内形成鱿鱼定价权。积极吸纳中国台湾地区和其他国家远洋水产品进场(平台)交易,开展保税中转等业务。
根据远洋渔业发展实际,舟山市将稳步推进境外基地建设,“十三五”时期重点支持在南美的乌拉圭和秘鲁等国家建设2个境外远洋渔业基地,最终目标是形成辐射渔船300艘左右的综合配套服务能力。同时,深化与澳门和葡语系国家合作,支持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在澳门建立远洋渔业合作平台。
舟山还打算在境外办养殖基地,《意见》提出,鼓励引导产业化龙头企业、远洋渔业企业,重点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葡语系国家和全球海洋战略要地国家,特别是在和舟山市有过洋性远洋渔业合作项目的国家建设水产养殖基地。
在新渔场新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今后舟山市将鼓励开发东南太平洋鲯鳅鱼、西北太平洋渔场秋刀鱼等资源,探捕扩大北太平洋、东南太平洋、西南大西洋鱿钓渔场生产范围。同时,加大印度洋鱿鱼和金枪鱼资源探捕和开发力度。
《意见》还提出,鼓励支持远洋渔业龙头骨干企业牵头组建远洋渔业渔民专业合作社,吸纳个体远洋渔船船东自愿加入,并提供融资、运输、补给、营销等“一条龙”服务,降低个体船东生产成本,提高捕捞生产效益。
来源:舟山日报、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