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行业新闻 >四大家鱼养殖如何向高产高质转型&家鱼养殖效益提升的关键

四大家鱼养殖如何向高产高质转型&家鱼养殖效益提升的关键

2020-11-09 03:01:07

近两年,即使四大家鱼行情连续低迷,只有极少部分养殖户赚到钱,而大部分养殖户亏损的原因往往是在于产量跟不上,行情只是一小部分原因。行情不好也有人赚钱,行情再好也有人赔钱。我们不能控制饲料的价格,但是我们能做到提高产量,保证品质,可以做的比别人更好一筹。例如,以前河蟹价格看规格,现在河蟹价格更加取决于其品质的高低。所以我们只有先把产量、规格、品质做到位,然后根据市场行情变化抓住机会适时出售,不是等到行情好了我们再去想把鱼养好。

  以前常说的“肥活嫩爽”,已经不符合现在养殖高产、超高产的生产方式,如果单方面的肥水培养养殖水体中的藻类即可以达到高产高效那还是需要一段距离的,如果要想真的达到高产,在我们的养殖过程中就需要定期科学的培养养殖水体中的有益菌,养殖水体中均衡的有益菌群不仅能够净化底质、改善养殖水环境,同时还能预防养殖动物疾病发生,对鱼、虾、蟹等养殖动物的肠道消化功能有很大的提高和改善;为进一步达到超高产,则需要一系列的手段,不断提高蛋白的二次转化率,提供更多的碳水化合物和氧气。打个比方,一亩的水体,假如有一千斤虾,我们主要的增氧能力可以靠藻类来维持,这个时候藻类多了,有利于维持水体的稳定,但是如果这个时候有6000斤虾,我们靠藻类产氧已经很难满足了,这个时候主要靠增氧机来产氧,还有虾多了,水体的代谢产物必然很多,我们靠什么来分解?这个时候就要靠菌了,所以‘低产培藻,高产培菌’是我们水产养殖不变的规律。

  我们都知道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即水土决定生态系统---养殖动物(鱼和虾)和环境动物(细菌和藻类),环境因素包括气候条件和水质属性,而水质属性又由地质属性所决定。所以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泥。”。如果池塘是一个茶壶,池塘底泥就是茶叶,池塘的水本质上就是池塘土壤浸出液。与陆生植物一样,池塘养殖业存在着连作的障碍,池塘土壤在休耕期间如果修复不当,下一季的养殖将难以为续,土壤的退化将制约着池塘养殖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做好池塘底部管理。做好底泥管理可以释放微量元素,保持底泥活性,提高池塘生产力,保持池塘底泥处于氧化状态至关重要。

  华中地区四大家鱼养殖现状:草鱼基本上能保本(苗种、饲料、塘租、鱼药、肥料的开支),真正赚钱的是在池塘套养的其他养殖品种(花白鲢、鲤鲫鱼)。下面是一组湖北洪湖地区客户的数据:


养殖户数据

养殖户评语


因此,想要养好鱼,就必须调好水、改好底;定期使用“水博士+强效底净”能很好调水稳水,解除水体中的毒素,提高鱼体的吃食率,氧化分解水中的残饵粪便,加快物质转化,减少耗氧因子。

  想要提高产量,就必须管好底、补好菌;定期使用底泥管理专家“强效底净”做好池底的管理,保持池塘底部处于氧化状态,高效净化水体以及维持有效生物种群和防治病原微生物滋生。及时向水体补充有益菌,让有益菌成为水中优势菌落,控制有害菌的繁殖。有益菌还能分解水中的残饵粪便、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供藻类生长和花白鲢吸收。

  在以往的旧养殖模式下,高产的时候,氧份往往足够充足了;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养殖技术的优化,高产的时候不在是溶氧充足了,更多是解决营养和代谢产物方面,菌类刚好在这两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所以菌类就成了提高养殖池塘生产力的瓶颈。

  我们只有走向高产、高质的养殖,才能适应市场行情的发展。在行情低迷时抓住机会适时出售,抢占先机;在行情好的情况下,同等其他养殖户我们拥有高产、高质的保证又比别人更高一筹,稳定先机。如果我们拥有了高产、高质的养殖,你还在为养殖行情担心吗?


  作者:北京水世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吴兴炳



四大家鱼养殖效益提升的关键点—提高花白鲢的产值


  2014年在水产养殖的历史上是一个历史性的一年,通过对湖北仙桃、洪湖、潜江地区水产养殖户的调查了解,很多水产养殖户的效益都不是很理想,相比去年都要差一些。部分养殖户甚至出现了亏损情况,出现亏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很多水产养殖户为了提高产量,加大了饲料的投喂量,但是他们平时对池塘的管理做的不够细致,鱼有时候的吃食情况很差,也是按照吃食好的时候投料,导致饲料的浪费很大,加上饲料价格的上涨,养殖户的成本增加。

  2、今年雨水多,光照少,平均气温低于往年,导致动植物的生长时间相对缩短,产量相比去年要差一些。

  3、今年很多池塘的病情(出血病)容易反反复复,特别是平时不注重水质调节和内服保健的客户,致使死亡量相对增加。

  4、花白鲢和草鱼价格相比往年要低0.5-1元/斤,致使总产值偏低。

  5、苗种质量的下降,致使养殖动物的生长速度慢,抗病能力低。

  6、鳝鱼养殖规模的减少,致使中小规格(<1.5斤)白鲢的需求量减少。很多养殖户还是按照往年的放养模式,白鲢的投放量很大,但是中期白鲢卖不掉,致使池塘的养殖负荷增大,影响了其他养殖品种的生长。

  7、放养模式不能够满足市场需要。
通过自己的跟踪和实践,一个养四大家鱼的塘口,要想有利润,主要是花白鲢的产值占了效益的60-70%左右,所以要想赚钱,花白鲢的产量和规格是我们养殖关注的重点。

以一个10亩的塘口为例:以养殖小草鱼为主


  1、草鱼的存活率按照85%计算,实际养殖数量1020尾。投饲量按照2吨计算,饵料系数1.8左右、亩产大概在2200斤左右,规格 2.1斤/ 尾。饲料成本:3900*2=7800元。

2斤左右规格的草鱼今年市场价格 4.5左右。2200*4.5=9900元。苗种成本每亩:600元。 鱼药成本 400元左右。亩利润:9900-7800-600-400=1100元

  2、花白鲢的存活率按照80%计算、实际养殖数量240尾。按照一年施肥15次,每亩用肥150元左右。白鲢规格2.5斤/尾 亩产600斤左右,按照市场价格 2.2*600=1320元。
花鲢的实际养殖数量40尾。规格按照3.7斤/尾 亩产150斤左右。按照市场价格150*4.5=675元。苗种成本:200元。1320+675-150-200=1645元。

 3、鲫鱼的产量按照亩产100斤计算。按照市场价格3元每斤。3*100=300元。

 4、青鱼的产量按照100斤计算。按照市场价格7元每斤。7*100=700元。

  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可知,以养小草鱼为主的养殖模式,其效益最好的是花白鲢,投入产出比是最高的。

最近几年,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越来越重视,消费习惯以花白鲢为主,特别是花鲢的消费越来越多。所以只有提高花白鲢的产量,才能够提高自己的产值和效益。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花白鲢的产量?花白鲢的产量跟那些因素有关?

  1、养殖品种。好的养殖品种有利于花白鲢的快速生长,提高抗病力。

  2、池塘的养殖面积和水深。池塘的养殖面积越大,养殖动物的活动空间会越大,与空气的接触面也会相对大一些、水体中的溶解氧也会多一些,充足的溶氧可以加快水体的物质循环、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3、池底的土壤结构。沙质底容易造成渗漏,而黏质底质由于黏土颗粒对营养元素的强烈吸附容易造成水体中微量营养元素缺乏。所以池底应该以壤土比较合适,土壤的透气性好,水体当中的氧气容易与池底的有机质更好的反应。

  4、池塘周围的水源情况。池塘周围如果水源方便,可以定期的加注新水,同时可以带入一些天然饵料。

  5、施肥的频率和时间。在3月份的时候,很多养殖户由于投喂草料,水色看起来比较绿,就以为水体很肥,不需要下肥。虽然一些没有清淤的池塘,经过上一个养殖周期的养殖,池底堆积了很多营养元素,但是随着浮游植物对营养元素的消耗,如果不补充的话,会造成营养元素的缺乏,某些藻类会因为营养元素的缺乏,而不能正常的繁殖,从而减少了藻类的种类,这也为后期的水质问题埋下了隐患。再就是施肥的频率也很重要,藻类的繁殖周期大概是1星期左右,有很多人施肥就很盲目,或是记起来才下肥,这样也导致了养殖中后期营养元素的缺乏。

  6、有机质的含量。池底的有机质一方面能够减少水体的渗漏,有利于保持水位;另一方面可以作为肥料库,储存营养元素。

  7、投饲量。饲料的投喂能够给花鲢提供饵料,同时为水体提供N元素。

  8、药物的使用习惯。有很多人经常使用杀虫杀菌的药物,这些药物的使用破坏了水体的生物系统,减少了天然饵料;另一方面,长期的使用药物,鱼体长期处于慢性中毒的情况,抑制了鱼体的生长,从而减少了鱼的产量。

  9、放养密度和规格。放养规格小的鱼种由于摄食能力差,在早期难以摄食,生长缓慢,规格也不容易大。放养密度过大,由于饵料有限,鱼体的食物匮乏,鱼的长势也不会很好,小规格的鱼也卖不到价钱。

  10、水体当中浮游生物的丰度。有很多池塘,由于是新挖的,水体不易肥,从而浮游生物很少,鱼类的天然饵料也会少一些。

  根据以上几方面的因素,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选择好的苗种。
  2、根据池塘情况,测水施肥。
  3、早施肥。
  4、以肥水调水为主、改变传统的预防观念。
  5、根据市场和池塘情况,制定合理的放养密度和规格。
  6、人工的投喂一些辅助饵料,包括豆饼,麦麸。

所以,在现有的情况下,我们只有迎合市场的消费需求,我们的水产品才会有销路,才能够有利可图,才会有效益。


  作者:北京水世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魏义波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平潭特种水产养殖交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