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庞涛 张恒
来源 | 腾氏水产商务网-当代水产杂志社
一个品种在规模扩大之前,由于养殖量较少,往往价格较好,但也因为高价的吸引,不少人都被吸引到这一品种的养殖当中,规模随之扩大而价格却下跌。在中国,处于这样的怪圈的水产品品种不在少数。
在湛江,随着连续几年的对虾养殖低迷,塘鲺养殖开始抬头,在养殖集中地东海岛,大部分塘鲺养殖池塘均有原先对虾养殖转化而来。此外,在麻章、遂溪、坡头也有零星分布。相比往年,今年湛江塘鲺养殖量逐渐提高,从而也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
塘鲺前几年都维持着较为理想的价格(塘头收购价),而今年却由于膨胀的养殖量,原有流通商的收鱼能力未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养殖户难以将养殖的塘鲺转化为经济收益。湛江塘鲺养殖,今年开始陷入亏损泥潭。
由于湛江地区水产消费更倾向于海鲜等产品,因此塘鲺并不受本地市场青睐,只能通过流通商收鱼并供应至外地。而流通渠道不顺畅,则会直接影响着这一条鱼的效益。
■达到上市规格的塘鲺
相比对虾养殖,养殖塘鲺的成功率更高,且操作管理更容易。养殖户往往只需预防塘鲺的烂身问题,其他病害以及缺氧等现象则很少发生。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大多养殖户均很少用药,无配套增氧机,只需要保证换水即可。
湛江澳华区域销售经理梁劲介绍,在湛江地区,塘鲺养殖以东海岛高位池为主,其他地方以土塘分布。高位池养殖的塘鲺生长周期为8~10个月,而土塘养殖则需要12个月左右,达到4两以上的规格即可出鱼。由于高位池和土塘养殖周期的差异,往往能够实现错峰出鱼,往年一般是高位池塘鲺上市,两个月后再到土塘塘鲺上市,因此不会造成过大幅度的价格下跌。
而今年的情况则不同,高位池和土塘塘鲺几乎同时达到上市规格,因此造成集中上市。梁劲介绍,由于去年气温相对偏高,塘鲺生长速度加快,土塘和高位池塘鲺均提前上市,造成了扎堆出鱼。
■抢食中的塘鲺
据悉,湛江地区塘鲺收鱼商数量偏少,主要将收购的塘鲺供应到珠三角地区以及广西南宁、玉林等地区,因此,湛江地区塘鲺养殖户能否顺利将鱼塘里的塘鲺转为金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仅有的几支收鱼队。
现阶段,大量塘鲺达到上市规格,流通商处于买方市场,养殖户处于被动地位。市场上存鱼量庞大,超过收鱼队的收鱼能力,有限的收鱼量难以满足养殖户的出鱼需求,因此现阶段湛江地区塘鲺滞销严重。
今年供应往广西市场的鱼量有所减少。“广西主要是土塘养殖,往年比湛江地区高位池处于晚两个月左右,因此广西鱼中都会过来湛江抓鱼。但今年广西土塘塘鲺也提前上市,因此广西鱼中也不愿收购湛江的塘鲺。”梁劲说。
■养殖户林老板投喂饲料
湛江麻章的林老板介绍,其塘鲺年产量可达到20万斤,去年塘鲺价格(塘头收购价)较好,平均在7.6元/斤,按照养殖成本6.2元/斤来算,去年养殖塘鲺的利润可达28万元。即使放在前几年,每斤的利润也有0.7~0.8元,一年的利润也有十几万元。
然而今年的行情对于湛江地区塘鲺养殖来说,已经难以维持一定的利润甚至亏本。究其原因,主要是市场上的养殖量急剧膨胀,流通相对紧缺,收购价降低,塘鲺养殖效益一再被压缩。
据悉,林老板拥有7个高位池共计2亩左右的塘鲺养殖面积,投苗密度为500条/平方米。目前,林老板每个池塘约存塘7万多条,其中已有3个池塘的塘鲺(约7万斤)达到上市规格(4两以上)。
原本今年3月可以上市的规格鱼,到了6月份仍然没有抓完,这让林老板很是无奈,“今年塘鲺的收购价只有6元/斤,这意味着每斤鱼都要亏损0.2~0.3元。往年每天可出鱼6000~7000斤,由于今年养殖量大,来收鱼的人少了,每天只有3000斤的出鱼量,规格鱼未能及时消耗只能继续存塘,增加养殖成本。”
在附近的谢老板,已有6年的养殖经历,之前的5年均能实现盈利,但今年也同样陷入了滞销当中。记者看到,谢老板已经空出了一个池塘准备放苗,但是由于成鱼还迟迟未能上市,继续存塘消耗养殖成本,因此谢老板干脆不打算再重新投苗,而是将空池改为小型的游泳池供其小孩嬉耍。
“收鱼队收购量减少,养殖户的塘鲺上市量也相应减少,变现能力减弱,今年养殖塘鲺很难有利润了。”谢老板说。
■养殖户谢老板的养殖池塘,其中第一个池暂时改造为儿童嬉耍的游泳池,不打算重新投苗
养殖户辛辛苦苦养殖塘鲺8~10个月,等到达到上市规格了,最后却苦于出鱼无门。当下,伴随着急剧膨胀的湛江塘鲺,流通环节却未能得到相应的提升,导致大量塘鲺被滞销,继续消耗着养殖成本。个人认为,湛江塘鲺的流通领域,或许蕴藏着一个商机,补齐这一短板,则能有效应对养殖户滞销的问题。
本文为当代水产-腾氏水产商务网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一律禁止转载!版权合作请联系:tschuanmei@126.com。
更多内容请关注腾氏水产商务网微信公众平台:tsfish。